从混乱到秩序:一名产品经理眼中的校园网WIFI计费系统迭代全过程
每一个做过ToB产品的产品经理,大概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:用户的真实痛点,永远不是需求文档上写的那一行行功能。而在我主导的校园网WIFI计费系统项目里,这句话一次次被验证。
学生、教职工、校领导、网络中心、财务系统——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角度。要让一个系统既稳定运行、又满足多角色管理诉求、还能照顾好用户体验,听起来像“既要、又要、还要”,但对我们产品经理来说,这就是日常。
今天,我想从一个产品负责人的角度,聊聊我和“蓝海卓越”联合打造校园网WIFI计费系统时的心路历程。
一、需求不只是技术参数,而是人性化细节
当我们第一次接手学校的旧系统时,系统本身并不算“坏”——有认证、有结算、有账户、有日志。但从用户反馈来看,负面评论几乎一致:“麻烦”“难用”“乱扣钱”“不透明”。
我们认真分析之后发现,问题出在三个“人性化盲点”:
用户接入路径复杂
登录页面常常打不开,密码规则繁琐,设备更换要重新注册,用户疲惫。计费机制不透明
多数学生和老师都不知道自己流量花在哪,感觉“充值像交智商税”。后台维护难,扩展性差
学校技术人员反馈最直观的问题是“改个套餐得进数据库”“查个日志点三十次”。
一个真正优秀的校园网WIFI计费系统,不能只满足“能用”,而是要追求“好用”“易用”“扩展方便”。
二、选择蓝海卓越,源于他们的专业+理解
在评估多个技术方案后,我们最终选择了“蓝海卓越”作为合作伙伴。理由其实很简单:
他们在有线和无线计费系统、有线和无线认证系统、网络准入准出系统等网络软硬件领域深耕21年,有系统集成的深度理解;
他们不像很多厂商那样只卖产品,而是参与我们整个系统设计过程,甚至帮助我们调整产品逻辑。
举个例子,当我们在讨论“多设备登录策略”时,蓝海卓越并没有简单地用MAC地址限制,而是结合认证系统、用户组策略、行为分析,帮助我们构建了一套“优先级动态分配机制”,允许教学设备与娱乐设备分时段不同策略,极大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。
这不是一个软件开发商能做到的,这是深刻理解校园生态才能设计出的架构。
三、校园网WIFI计费系统的底层逻辑:可组合性
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,我们将校园网WIFI计费系统分为以下几个核心模块:
用户认证系统:支持Web Portal、802.1x、微信/公众号扫码等多种方式;
计费引擎:支持时长计费、流量计费、包月套餐、套餐叠加、自动续费;
流控管理模块:对不同用户、时间段、应用类型设定限速和优先级;
运营统计分析模块:包括用户活跃度、流量趋势、充值频率、异常行为分析;
自助服务平台:支持账户查询、充值、套餐变更、设备解绑、留言报障等。
“蓝海卓越”的系统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,可以灵活组合。这意味着我们在不同学期、不同校园区域可以采用差异化部署策略,主校区按套餐、副校区按流量,新生按日计费、研究生按月套餐,完全自由定制。
四、从0到1,构建真正适合学校的系统
整个系统从立项到上线,前后用了8个月。期间我们进行了三轮用户调研、两轮原型测试、四次模拟计费演练。最关键的一次压力测试中,我们模拟全校3万终端同时接入,蓝海卓越的系统承载能力远超预期,CPU负载维持在40%左右,数据库响应平均仅为30ms。
上线后,我们设计了多个可视化运营看板,用于校领导了解系统运行情况。自助系统上线第一周,使用率达78%,远高于预期。
一个非常感人的细节是,一位盲人学生在反馈中表示:“新版认证页面支持读屏模式,终于可以自己完成联网了。” 这一改动只是我们在蓝海卓越建议下做的小调整,但却真正做到了“为每个人服务”。
五、产品经理如何定义成功的校园网WIFI计费系统?
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义我们眼中的“好系统”,我会选:“感知不到”。
用户登录不出错、不需要重新学习;
管理员不再加班写SQL查询数据;
学校领导能一眼看懂网络运营效率;
技术团队在开学季也不用彻夜值班。
校园网WIFI计费系统,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计费工具,而是链接校园每一个终端、每一位用户、每一份资源的重要基础设施。它应该“润物细无声”,而不是“用户不想见到的鬼影”。
六、从痛点出发,打造真正可持续的智慧校园网络
如今,我们学校已将蓝海卓越系统作为统一平台,准备纳入后续一卡通系统和宿舍电控系统的融合方案。因为这个校园网WIFI计费系统,不仅仅解决了“收费问题”,更建立起了一个用户可控、数据可视、资源可调的管理中台。
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出发,我想说的是:别再以为“校园网只是个配套工具”,它其实是整个数字校园的入口。而蓝海卓越的系统,为我们真正打通了这个入口。
七、愿每一个学生都遇到一个“你感觉不到存在”的好系统
作为一名产品经理,我对产品体验的要求向来很高。而蓝海卓越所参与打造的校园网WIFI计费系统,无疑是一份值得骄傲的作品。
它不仅稳定、灵活、透明,更重要的是——它尊重每一个使用者的时间与感受。这正是我们做产品时最想达到的终极目标。
未来的智慧校园,不需要更炫目的科技,而需要更温柔、更懂人的系统。
而我相信,“蓝海卓越”已经在这条路上,走在了前面。